教師招聘
網站導航
手機APP
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網站導航
手機APP
手機Web端瀏覽
1、直接輸入 wap.zgjsks.com
2、掃描二維碼訪問
您現在的位置:中公教師網 > 中國教師招聘考試 > 專業基礎知識 > 體育 >
來源:教師招聘網 時間:2021-03-19 21:17:49
一、思維導圖
二、重要考點
1.肌肉活動的能量來源
人體內的一切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都直接來源于ATP。ATP最終來源于糖、脂肪、蛋白質的氧化分解,ATP是肌肉工作的直接供能物質,它貯存于細胞中,以肌細胞為最多。
(1)肌肉收縮的直接能量來源:ATP。
(2)肌肉活動的間接能量來源:糖、脂肪、蛋白質。
2.肌肉活動時能量供應的三個系統
3.肌肉活動時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
(1)最大強度的短時間運動
最大強度運動必須啟動能量輸出功率最快的磷酸原系統。由于該系統供能可持續不足10秒左右,因此首先動用CP供能,當達到CP供能極限而運動還須持續下去時,必然要啟動能量輸出功率次之的乳酸能系統,表現為運動強度略有下降,直至運動結束。
(2)中低強度的長時間運動
該運動由于持續時間長,運動強度相對要小,它適應最大有氧工作能力的范圍。如馬拉松,必然以有氧供能為基礎。由于脂肪氧化時動員慢、耗氧量大、輸出功率小小于糖等特點,故運動的前期以啟動糖氧化供能為主,后期隨著糖的消化程度增加而逐漸過渡到以脂肪氧化供能為主。但在后期的加速、沖刺階段,仍動用糖靠無氧方式來供能。
(3)遞增強度的力竭性運動
運動開始階段,由于運動強度小、能耗速率低,有氧系統能量輸出能滿足其需要,故啟動有氧氧化系統(主要是糖的氧化分解)。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大,當有氧運動達到最大輸出功率時,仍不能滿足因強度增加而對ATP的消耗時,必然動用輸出功率更大的無氧供能系統。因磷酸原系統維持時間很短,所以此時主要是乳酸能系統供能,直至力竭。
(4)強度變換的持續性運動
這種運動是以無氧供能為特征,以有氧供能為基礎的混合性一類運動(如各種球類、技擊對抗類項目等)。其特點是:以CP供能快速完成技戰術的配合,間歇時靠有氧能力及時恢復的持續性運動,運動中乳酸能參與的比例較小。此類運動導致過早疲勞、體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乳酸含量過高。
本欄目為您提供體育教師招聘考試:肌肉活動時的能量供應_中公教師網 ,更多體育教師招聘考試:肌肉活動時的能量供應_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,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